對應高耐振動的車載用電源扼流線圈實現產品化
??????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實現了適合于HEV(混合電動車)、EV(電動車)、汽油車等車載ECU(Electronic Control Unit:電子控制單元)電源電路的、對應高耐振動(50G以上)的表面貼片型車載用電源扼流線圈[1](10mm角尺寸)的產品化,將從2018年4月開始量產。
???????在環保汽車的耗油量改善及應對環境管制的背景下,汽車的電子化飛躍發展,車載ECU數量不斷增加,規模日益擴大。再加上發動機上的直接安裝化和機電一體化[2]的進化,要求車載ECU能夠在更為苛嚴的振動條件和高溫環境下設置,且對應大電流。因此,為了去除構成車載ECU的電源電路的噪聲,實現電源的平滑化,對應高耐振動性、耐熱性及大電流的扼流圈不可或缺。本公司推出的表面貼片型車載用電源扼流線圈產品,實現了業界較高(※1)的耐振動性能50G以上。
【特征】
【用途】
??????? HEV、EV、汽油車的DC/DC轉換器電路[3]、高功能車載ECU電源電路、機電一體型車載ECU電路
【特點的詳細說明】
?????? 1.以業界較高的耐振動性能,為車載ECU的振動對策做出貢獻
???????在車載ECU的安裝位置從設置在發動機室向在發動機上直接安裝的變化過程中,要求車載ECU上使用的線圈具有高耐振動性。以往產品因結構方面的原因,自共振頻率較低[4],為2000Hz左右,耐振動性曾是面臨的一個課題。本公司通過采用使用了獨特的金屬磁性材料的金屬復合材料[5]、和獨特的繞線及成型技術,實現了具有業界較高的耐振動性50G以上的線圈,其自共振頻率高達3000Hz以上。由此,為車載ECU的振動對策做出貢獻。
?????? 2.無需在電路板貼裝工序中增強耐振動性,為工序的合理化做出貢獻
???????過去,在車載ECU的電路板貼裝工序中,為了確保耐振動性能,曾需要用粘結(粘接)劑來固定部件的增強措施。本產品通過獨特的繞線及成型技術,使得端子拉出位置的高度相比本公司以往產品減少一半,通過配置在靠近安裝基板的位置實現了優異的耐振性。由此,無需增強耐振動性,為工序的合理化做出貢獻。
<結構比較>
?????? 3.具有優異的耐熱性,且對應大電流,為實現車載ECU在發動機上的直接安裝化做出貢獻
?????? 對于安裝在車載ECU上的線圈,不僅要求其具有高耐振動性,而且還要求其具有耐熱性,并對應大電流。過去,30G以上的對應高耐振動的線圈由于低身,尺寸小,曾面臨無法對應大電流的課題。本產品通過采用獨特的金屬復合材料,在實現50G以上的耐振動性的同時,還具有優異的耐熱性且可對應大電流,為實現車載ECU在發動機上直接安裝化做出貢獻。
【振動耐久條件】
【產品陣容】
2018年4月開始量產
其他電感值的產品也預定在2018年度內依次投入量產
【術語說明】
[1] 功率扼流圈
系用于DC/DC轉換器電路等中的電子零部件,發揮能量的蓄積和去除噪聲的濾波器的作用。
[2] 機電一體化
機械驅動部分與車載ECU成為一體。過去,機械驅動部分與車載ECU相互分離設置,要用配線來連接,為了實現控制的高精度化,提高設置場所的自由度,節省配線等目的,機電一體化正加快步伐地發展。
[3] DC/DC轉換器電路
系將某一電壓的直流電流轉變為不同電壓的直流電流的電路。
[4] 自共振頻率
電感器具有固有振動數,將其頻率叫做自共振頻率。當自外部施加的振動條件的頻率為接近自共振頻率的值時,施加加速度的數倍~數十倍的應力就會被施加到電感器上,致使耐振動性顯著惡化。
[5] 金屬復合材料
系通過樹脂將基礎材料為金屬磁性材料(鐵族)的粉末予以絕緣,壓縮成型而制成的磁性材料。
[6] 電感
表示線圈性能的指標之一。若讓變化的電流流過線圈,在阻礙該電流變化的方向就會產生讓電流流過的電壓。
將產生此種電壓的程度叫做電感。
[7] 直流電阻
繞線(銅線)的電阻成分。此值越低,功率損耗就越小。直流電阻越低,損耗就越少,由此電源效率得以改善。